长沙湘越中学:长沙叛逆学校
发布人:苏老师 发布时间:2024-06-05 浏览次数:
导
语
概
要
在长沙有一所叛逆学校,这里矫正的都是那些被家庭、社会排斥、孤立,自我感觉不良,为非作歹的青少年。我就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叛逆心理咨询教师,负责帮助这些孩子重新认识自己
在长沙有一所叛逆学校,这里矫正的都是那些被家庭、社会排斥、孤立,自我感觉不良,为非作歹的青少年。我就是这所学校的一名叛逆心理咨询教师,负责帮助这些孩子重新认识自己,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。
有一天,一名叫小明的学生被送到了我们的学校。小明是一个十四岁的男孩,从小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,父母常常因为生活压力而争吵,导致小明内心深处充满了不满和愤怒,他觉得自己的父母根本不理解他,不尊重他,甚至有时候还会对他进行体罚。所以,小明逃学、打架、抽烟、喝酒,甚至有时还会和同龄人一起做偷偷摸摸的事情,为非作歹。
我了解到小明的情况之后,我先和他聊了聊他自己的感受和情况。小明一再地强调,他不是因为想做坏事而做坏事,他只是因为家庭、社会的压力导致了他的行为的偏差。所以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他了解自己,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,让他从自卑和无助中走出来。
在聊天的过程中,我发现小明有非常细腻的感受和非常深入人心的思考,他也渴望有人倾听自己的内心,认真看待自己的疑虑和问题。所以我的建议是,让他自我反省,思考自己的过错和不足,同时也要教他如何积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问题。
在和小明交流的过程中,我也多次反思自己的教学和咨询方法,发现青少年叛逆行为的原因往往是复杂、多元的,如果仅仅是简单地进行道德教育和行为惩罚,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的思想和心态,还可能会适得其反。因此,我们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他们自我思考,给予他们自由和分享的空间,让他们从内心接受改变。
在几个月的时间里,小明的态度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,他和其他学生建立起了友谊,学习成绩明显提高,同时也减少了许多不良的行为。他自己更加自信,越来越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而我们的学校也在悄悄地发生一些变化,不再是一个单纯的“惩罚性”学校,而是更加注重心理调适和行为改变的“关爱性”学校。
教育青少年叛逆行为,需要我们用感性的方法,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和需要,助力他们对自己的觉察和认识,从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。这是一项需要智慧和耐心的工作,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份使命。